查看原文
其他

变革的四个路标——回到本来,思维解锁,流程再造,专业自觉

沈祖芸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文章摘要——


赢得尊重的最好方式就是走向专业自觉,而走向专业自觉的方法论就是学会切换模式,即从我“对”你进行教育的模式切换为我“同”你一起成长的模式。


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孔子、苏格拉底、怀特海、苏霍姆林斯基等早已告诉我们,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和发现,让他成为他自己。


越未来,越考验着我们对“本来”的认识有多坚定;越未来,越需要我们从“本来”出发去突破一道道厚厚的认知屏障和路径依赖,激发和引导个体走上自我发展之路。


当我们的思维解了锁,也一定会发现每一门单科都是综合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精华的结晶。


对于持续成长的学校,真正的障碍并不是技术或环境的变化,而是组织和文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在线学习系统或社会培训机构,恰恰是组织自身。


不再说“考出一个好成绩为学校争光”,而是说“我们期待着去享受由你们创造的美好未来”……那么,学校就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个可以安全试错、无限生长的地方;一个可以储存经历、放飞梦想的地方;一个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越离开越留恋的地方!——沈祖芸《2019,不能错过这四个变革路标!》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让思考为行动导航》)


四个变革的路标:回到本来,

思维解锁,流程再造,专业自觉

——2019,不能错过这四个变革路标!

作者|沈祖芸

来源|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小编说:爆发式增长、颠覆式创新、4G、人工智能……过去的十年,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为教育插上了新的翅膀,STEM、PBL、MOOC……层出不穷的新名词冲击着教育者的大脑,变革已经悄悄发生。(《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学校教育?怎样融入课堂?未来学生该如何抉择,未来教育该何去何从?》)


2019年,学校教育还将迎来怎样的变革,作为教育者,又该如何拥抱变革,顺势而为?一起看看这四个不容错过的路标!


最近十年间,爆发式增长、颠覆式创新、4G、人工智能……让学校的围墙一次次“坍塌”。在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面前,学校教育迎来了这个最好时代里让人感觉最坏的社会焦虑。


学校教育在愈演愈烈的焦虑面前时常无奈、被动、疲于应付,因为越符合互联特征的存在方式往往越戳中传统教育的软肋。(《还要失去多少生命,教育才能停止伤害》)


2019学校分水岭,就看我们如何抓住教育变革正在呈现四个新路标,因为错过了就会错过一个时代:


路标 1  

回到本来


2019年会有更多的学校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创新的意义。(《教育之道,即幸福之道——教育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幸福》)


我们曾经无比期待MOOC改变教育的生态,让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城市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曾经蜂拥而上推行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模式,希望收获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我们曾经拿起各种终端设备展开电子书包的探索,追求技术助力课堂后带来的新面貌;我们正尝试着PBL、STEM等外来模式,试图开辟出跨学科路径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学校都走过这样的创新之路,好像必须要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才是教育变革。现在我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最大创新在于回归,回到规律的道路上,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孔子、苏格拉底、怀特海、苏霍姆林斯基等早已告诉我们,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和发现,让他成为他自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面对时代趋势的日新月异,身处未来已来的迭代更新,只有始终站在教育的原点思考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只有始终葆有并扩展人生的学习力,才能让自己面对任何纷繁的场景、潮流时不仅不被迷失,而且能真正识别、判断价值为我所用。


越未来,越考验着我们对“本来”的认识有多坚定;越未来,越需要我们从“本来”出发去突破一道道厚厚的认知屏障和路径依赖,激发和引导个体走上自我发展之路。(《改变,从我做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路标 2  

思维解锁


通过转换思维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学校的运行方式也许是2019年最具挑战的,但这又是应对焦虑、突破既有的关键。工作过程模块化、标准化、程式化,这些都是产生于工业时代的先进思维模式,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出错的可能性,学校教育深受其影响,使得最可以安全试错的校园力求“零缺陷”。


我们首先需要思维解锁,这把锁的名称就叫做“界”。当前最流行的就是“跨界”,可我认为人类的进化史从来都是一部打破疆界的拓展史,世上本无界,是因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同就产生了一条条边界。我们要划分出领地,就有了国界;我们要区分出行业,就有了界别;我们为了把一件件属于自己权利范围的事做好,就希望分清楚部门边界;我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分工,就有了人为设置的大学专业和分科教学……(《幸福是超越自私与冷漠的人生实践——让生命幸福完整》)

     

常会听到老师说,“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一年级语文的”,言下之意,我不是教其他学科的,也不是教其他年级的,所以那些“其他”与我无关。看,这就是“界”,它紧紧锁住了我们思维的房门,并且让房内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但今天,我们需要学会在不确定的复杂性中生存,在问题解决中创造新知识,在线上线下、虚实之间构建人际关系时,我们就必须“化”界解锁。


用解了锁的思维再来看当下流行的STEM或者PBL,你就会豁然开朗,它们的目的并非硬要跨学科,而是在真实复杂性情境和解决挑战性问题中通过项目化的方式来学习。因为致力于解决问题并应用到生活中,所以需要科学态度和方法;因为不是一节课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过程,所以需要工程领域的系统架构与规划管理;因为最终要经过可能性评估实现产品化,所以需要数学计算和建模思想,并通过技术的力量“变现”。整个过程叫“学习”,而涉及到的底层能力则是相通的,如平衡、转化、合作、适应、联系、反思等等。(《项目学习何以可能? ——基于项目的学习:科学学习的必然选择》)


反过来,即便是没有探索STEM或PBL,当我们的思维解了锁,也一定会发现每一门单科都是综合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精华的结晶。(《为孩子重塑课堂——学校改革的核心:课堂转型》)


路标 3  

组织再造


“学校变革不进入课堂教学领域都只是外围”,很长时间里,我们对这句话有些误读。它想说明的是学校变革只有让每一天的常态课堂发生改变,产生真正的学习,才触及了核心。但它并不是顺序概念或者前提条件,所以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很多首先选择直切课堂教学变革的学校,或由少数教师探索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或引进、借鉴西方模式进行二次创新,结果不是表现为推行过程中拒绝变革的阻力就是因校长的离任而不了了之。(《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其实道理很简单,教学组织形式犹如冰山上面看得见的部分,但起支撑作用的基础部分恰恰隐藏在冰山之下,那就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学校希望看到的理想课堂是这样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话语权,提供适切的脚手架让思维逐步进阶;课堂上学习的机会是公平而平等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风格、节奏和方式展开个性化旅程;教师则是设计师、评估员、引导者,且能够敏锐地捕捉不同差异学生的认知动向,给予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


但学校的组织结构却是这样的:权力自上而下的授予;呈现金字塔型的层级,层级越多、汇报关系就越复杂;大部分层级都远离直接产生效益的现场,因此反馈-响应的速度就慢;大家都把资源看作是一个总量不变的蛋糕,如果他人分多了,自己就得到少了,为了获得个人利益,对上负责就成为必然,这就是典型的科层组织。在最应该以人为中心的学校里却始终运行着以管事为中心的金字塔逻辑,已成习惯的程序性、规范化地控制,极大了杀伤了活力和动力。(《谢家湾小学何以获得“中国质量奖”?——教育就是影响,六年影响一生》)


有人调侃说,这样的科层结构使得教师在底层,学生则在地下一层。很显然,对上负责的组织土壤是“长不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生态的,更别说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了,教职员工围绕着高利害的考核方式展开工作,而不是满眼都是育人来体现价值;关注着与自身利益高相关的评价结果,而并不在意如何从学生成长中获得成就感。因此,只要这样的组织结构存在,任凭变革课堂的程度有多深,那就是一种折腾。(《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深度吸引学生?——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变革》)


对于持续成长的学校,真正的障碍并不是技术或环境的变化,而是组织和文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在线学习系统或社会培训机构,恰恰是组织自身。


2019,相信一部分学校会告别依靠一个大脑指挥的“驾驭与控制”时代,把组织视为生命体,去激活个体的内生价值,用组织变革的方式来解决学校转型的战略任务,走向理念与行为的一致性。这样,“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教育”才能真正落地。(《十年坚守: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路标 4  

专业自觉


2019年初,我参加了一所中学初一期末家长会。刚到现场时,家长们表现得有些焦虑,因为不明白年级为什么要布置一个需要家庭合力完成的学习项目,他们有的在计算这样的项目难度会占用多少寒假课外班的时间,有的则合计着怎么做才能为孩子斩获长脸的全年级第一。此时,我和年级里的三位老师形成组合解读了设计家庭项目学习的意图。


我们并没有向家长介绍什么是项目学习,它有哪些好处,而是告诉家长,这个家庭寒假学习项目实际上是在释放一个信号:您的孩子正在步入青春期!这意味着孩子除了会有正常的生理变化外,也将进入大脑的二次发育——他们正在为独立地走向社会作准备!(《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在哪里?——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差别》)


然后,我们向家长传递出积极的方法论,一个好家长善于利用家庭学习项目尝试重新理解面前的孩子,迭代原有的家庭关系;一户好家庭珍视创造一段共同学习经历的重要性,并在孩子不计后果地去冒险时给予信任的放手和安全的守护;一对好父母则可以通过项目合作中的分工,承担起不可替代的角色优势,在孩子充满能量与热情的一往无前中有意识地设计刻意练习,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懂得坚持、直面挫折、养成习惯、学会放弃’的自我管理能力。


“当家长们开始尝试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开始有主动的意愿去陪伴孩子体验一段特殊的旅程,那么你们就能收获共同的成长,这就是家庭寒假学习项目的真正意图。”当我们说完最后一句话,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什么我每年都带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


会后,很多家长感慨地说,“没想到,家庭项目学习还有如此深意啊!老师们太专业了!”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以前的家长会,我们习惯于我“对”你提出要求、我“对”你布置任务,而这一次,我们切换了一种思维角度,用我“同”你一起来研究孩子最需要我们做什么。这种方式一下子改变了防备、担心、对立等不良的家校关系,让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有了发挥的空间。


我想,赢得尊重的最好方式就是走向专业自觉,而走向专业自觉的方法论就是学会切换模式,即从我“对”你进行教育的模式切换为我“同”你一起成长的模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塑造者——自我进化是一切》、《专业成长,每位老师都能走的捷径就是阅读——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我们习惯于“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家长提出要求,这种单方面的施加影响,使得我们忽略了很多来自学生的邀请,错失了改变自己、与学生成为精神伙伴的机会。当我们切换为“同”模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种神奇的力量——我“同”你一起学习、我“同”你一起研究、我“同”你一起品尝成功一起体验挫折,一个“同”字让我们把育人的过程一下子转型为自我精神成长的过程,这种转型渐渐孵化出专业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承载转型过程中从学生那里学到的种种经验与教训,可以让我们怀着热情与渴望去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可以让我们争取到更多身边的资源和同盟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获得尊重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自己对专业敬畏的程度。(《与孩子一起成长》)


2019,当我们经常“回到本来”,善于“思维解锁”,尝试”组织再造“时,就会更加相信“专业自觉”带给个体的能量,它将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创造出持续学习的工作环境,一条目标明确且价值意义的职业成长路径。(《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如何走?》)


人类的认知框架已经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如果教育工作者不再说“今天60%的职业将在未来消失”,而是说“未来60%的新职业都将由我们面前的这些学生所创造”;


不再说“不许上网搜索答案,要自己开动脑筋完成作业”,而是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去解决问题吧,学习就应该是最有乐趣的事”;


不再说“考出一个好成绩为学校争光”,而是说“我们期待着去享受由你们创造的美好未来”……那么,学校就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个可以安全试错、无限生长的地方;一个可以储存经历、放飞梦想的地方;一个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越离开越留恋的地方!(《新教育文化与课程的校本化——从“千灯映月”到“月映千川”》)


(人民教育:文章来源 |"新校长传媒"微信公众号,内容有删减。)


新教育app优质课程推介——

https://mp.weixin.qq.com/s/VMmz0Ph9mYiz4Pavp1Bcjw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在行动中研究,在坚守中创新——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